邵长华《止声语点静文》精读摘选(武学院发布)

邵长华《止声语点静文》两个耳朵一个嘴巴,真的是让人多听少说?

一直以来会有传言说之所以上天给我们两个耳朵,一个嘴巴,是让人多听少说。那么这种观念究竟对吗?对,但也不对,应该说不全对。

说一个社会现象大家便知道了,比如一个群体,久而久之你会察觉专门有一些人好像城府特别深,耐心倾听,从来不会多说一句过火的话,当然是能不说尽量不说,可明显你知道他有心机、有看法;还有的是说富丽堂皇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肤浅客气话。那么这两部分人就是应验了多倾听少说。在普通来往处事当中这是一件不得罪人的好事。

但是在实际对于一个事情的进展来说,这个处境会导致一些局面,就是内耗。为何提内耗?往往此类属性的人要么某方面做事能力很强,要么对外就是什么都随着大流,但是对内个人主见又特别强。但是对外界而言他只会索取,也就是听,从来不会乐于分享。久而久之,你也不太想分享给他一些见解,因为你感受得到,他心里有事,而且有自己的大事,却生怕你看透。

  所以“两个耳朵,一个嘴巴”实际是让人摆清楚,我们应该耐心学会聆听,是对谈话者的尊重和本身涵养的一种表现。但是并不代表不说,或者少说,准确的概念是把握分寸去说该说的。也就是人要区分清楚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说什么话比较适合,说白了,就是“度”。然而这个度确实不好把握,导致误打误撞传播成了少说,甚至不说。可如果弄清楚来龙去脉就会明白,不分享,也就是不“舍”,真正新学问能装进去吗?不舍就不得,你以为会听进去,其实脑洞满喽!遵循了自然规律,就会明白,坦荡的把握分寸敢于分享该分享的东西,知识也是流通才是能活学活用起来,才会继续学进去自己会学的东西,如果信这个道法自然的规律,便再也不会紧闭双口只听不说喽!

归根结底,任何一个文化向导绝对没有让人偏激一方,中国文化从来都是多元化、融合的态度,否则如果相信嘴巴只有一个,那是不是也得看看为啥嘴巴在中间,耳朵在两旁?是不是告诉你去说该说的一部分话呢?如此这样明了原因才会引导大众更好的唤醒觉知,打开心门,大胆开口和闭口。

  邵长华《止声语点静文》系列之教学中以某班币激励奖励的一点看法

  在一些培训和教学过程中,使用积分、虚拟货币的形式进行奖励,然后以积累的所谓“财富”来换取一些学习用品或者玩具等,这种做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这个问题要回归到教育的初衷来谈起,我们培养教育孩子,起步的根本核心是为了培养人的责任与担当,其次才是运用事物的能力。

那么,在激励的制度下,就会导致很多个人或者团体为了急功近利奖励下的报酬,从而信念里只奔着这个目标而努力,从而忽视了对担当与责任的培养,并且燃起人对物资的欲望,然而如果哪一天没有奖励了,这个事情他还会不会主动去做?

生活中很生动的一个故事,儿子每次给妈妈扫地、擦桌子等,妈妈就会以积分形式作为报酬,从而孩子可以换取自己想要的玩具,然而有一天母亲病倒了,让儿子帮忙倒杯水,且以多少钱的形式兑换这项服务,可是在一旁打游戏的儿子说:今天我不想赚这个钱。活生生的案例里说明了什么?可想而知。

另外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案例,网络直播课程,只要观看就给积分。事实是,老师只顾自己讲,下面互动了什么他根本不关心,且有一个学生评论“讲的什么玩意”,老师还是只顾自己讲所谓的知识。那么,在这种状况下,老师看到后依然还在讲课件,不得不说心境如此开放,可面对应该去教育好学习态度的孩子来说,传授知识还那么重要吗?最终导致,老师为了完成任务,学生也为了完成任务拿到积分。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广告主,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商机讯 » 邵长华《止声语点静文》精读摘选(武学院发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