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住宿到底有多迷人?从标准化酒店的态度变化中,就能被窥到——从不屑一顾到热情支持,再到艰辛探索,标准化酒店对非标住宿“爱恨交织”。
但目前我国民宿业的行业渗透率仅2.5%,相比于英国的37%,国内民宿市场未来五年有6至8倍增长空间,预计2023年行业渗透率将达15%。惊人的潜力,让资本蠢蠢欲动。
而消费者,则直接用脚投票。
据此前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2010名受访者中,67.6%的受访者外出旅行时会住民宿,并认为民宿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能体验当地民俗风情,12.3%的受访者表示不会选择住民宿,20.1%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消费升级,不仅仅是消费者更舍得花钱了,更多的是他们更愿意为“体验”付费。花与住酒店差不多的钱,但却能享受到独特的风土人情,深入城市与山野,这钱就值了!
Chapter 1
酒店集团在紧张些什么?
哪怕是大象,被蚂蚁咬上一口也会疼。轻视了非标住宿许久,等酒店集团回过神来,对方已经可以与自己“抢人”了。
如果说“民宿+”正让酒店优势变弱,那么各民宿短租平台深入差旅市场,才让酒店真正感到危机重重。知名的非标短租平台,如Airbnb、小猪,都早已布局下差旅房,数据显示,2018年有12%的大型酒店客户也预订了Airbnb房源,相比2013年仅1%的比例,有极大提升。目前,Airbnb称已经为40万家企业提供了差旅管理服务,选择Airbnb的商务旅客主要进行短途旅行,而这项服务此前都被酒店承包。
酒店集团的紧张,不是杞人忧天。既然无法“消灭”非标住宿,那不妨既做标准化又做非标,好歹能从市场里分一杯羹。
知名的酒店集团,都开始行动了——收购、合作、自建平台,酒店在这方面,玩得炉火纯青。
2016年,酒店巨头雅高以1.69亿美元收购奢华度假租赁平台Onefinestay。2018年,花间堂被华住收编。今年,动作不断的OYO花3.7亿欧元,买下了欧洲民宿品牌Leisure集团。
2017年8月,凯悦酒店集团入股另一家度假租赁平台Oasis。但去年10月,凯悦在投资14个月后放弃Oasis,将其卖给度假租赁物业管理公司Vacasa。
2018年初,万豪国际与Hostmaker合作在伦敦启动试点项目,开始进入私人住宿领域。目前其他三个城市在复制试点业务,但仅有340个房源,远不及万豪旗下6700多个酒店库存数量。试水一年后,万豪国际集团于今年4月末,宣布计划推出自己的民宿短租服务Homes & Villas,加大对短租业务的投资规模,正式进入共享住宿市场。
对于非标住宿行业来说,酒店的加入,如同滴进石蕊试液中的化学药品,最后呈现出什么颜色,全看酒店怎么做,而对于酒店来说,这便是一场豪赌——Vacasa CEO Eric Breon曾指出,大型连锁酒店公司不太适合运营房屋共享业务。事实上,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异。酒店公司擅长建造酒店,但度假租赁房屋本质上属于精品住宿房源;酒店接待的大多是商旅客,但度假租赁更偏重休闲人群;酒店擅于运营单个设施,但度假租赁房源通常分散于整个社区。
Chapter 2
问题重重,非标还能好吗?
非标住宿如雨后春笋,发展进入快车道。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民宿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在线民宿预订市场交易规模从2014年的15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91亿元。
中国旅游协会发布的《2017年民宿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民宿数量从2016年末的5万多家发展到2017年末的20万家;民宿直接从业人员达到近200万人,民宿行业营业收入达362.8亿元。
不过,在非标住宿的“野蛮生长”下,卫生、安全等问题也层出不穷。
近几年,民宿“房源图与实际不符”、“偷拍门”事件层出不穷。
此外,非标住宿公共服务、产品配套不足,整个产业链与旅游休闲产业链融合不够,以及价格高昂都成为这个行业面临的挑战。
比起这些难点,更重要的是“准入”。大部分城市非标住宿的经营者无法取得合法的身份,无法办理营业执照。没有市场经营的合法身份,必然产生诸多法律风险,如加大租客维权难度,维权客体不清。城市短租民宿,依然处于立法的空白点。
更有从业人士称,95%的民宿处在亏损状态,并且由于数量疯涨、政策不明等种种因素,这个行业将是一个“死胡同”。
Chapter 3
非标与标准化手牵手,走过“分水岭”
标准化酒店同样面临更严峻的挑战。Z世代新浪潮下,对于价格敏感度低,对于品质和体验提出更高要求的年轻消费群体成为住宿业经营回暖、大众消费升级的最大动能之一。
年轻人的钱不难赚,但一定要玩着赚,中规中矩的标准化酒店,因为缺乏温度与新鲜感,很容易被早早抛下。
尽管都是围绕“住”来提供服务的旅游住宿产品,尽管两个业态都有热情周到的管家、特色鲜明的在地文化,民宿似乎却更会俘获人心、成为“最有温度”的选择。
大乐之野合伙人/CEO吉晓祥曾这样说,“每个人选择一家民宿所关注的是民宿所产生出的内容。民宿是做内容的,这是我们跟大部分传统酒店的本质区别。” 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消费需求通常都是被刺激出来的,民宿的内容往往能刺激到客人的需求。非标的温度感,来源于服务、体验、互动背后的每一个诚意。
某种意义上,非标住宿就是一个需求挖掘和价值创造的衍生维度,它的诞生与成长都是在对住宿市场的深度开发和行业增值。
在非标这个平台上,酒店人有机会按照更自由的方法来重新演绎自己的服务经验,而不受传统酒店机制及SOP系统的约束,而更重要的是,很多行业外的人事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将他们的跨界经验生根发芽,培育出能够触及客人G点的新品种。
业内专家表示,酒店进一步向非标住宿领域延展,是一个积极的方向。但是在任何积极的方向如果要取得积极的结果,则必须要整合自己的原有优势和能力,并通过适配且有创造力的方式,让这些优势和能力在新的维度中得以叠加生长。
而非标住宿,同样需要部分引入酒店的标准化,来解决运营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头部酒店集团的强大服务管理平台,能够通过给非标住宿行业提供培训、工程、采购、PMS系统、质检等一系列专业的酒店物业管理服务的同时,也实现平台服务变现的价值传递。从微观讲,提高了非标住宿行业运营效率与水平。宏观来看,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品牌化推进。
有人会质疑,给非标住宿套上“标准化”后,会不会丢掉特色,少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事实上,所谓的“有特色”,实际上范围很广,界定不一,通过相应标准的界定,才能够在有束缚有章法的前提下,进行有方向的延伸和拓展。只要内核保持不变,看似“戴着镣铐跳舞”,其实,是提早为发展扫清障碍。
我们不难发现,标准住宿和非标住宿的交融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深入。
任何住宿的本质,无论是“非标”还是“传统”,都是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独特生活方式的需求。因此,无论是做一家新酒店还是做一个非标住宿项目,都要看准目标客群是谁,他们怎样生活,且我们能帮助他们挖掘和塑造什么样的新生活,从而让他们的生活轨迹找到有意义的确证。
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酒店在面临时代变迁带来的新危机,而兴起不算太久的非标住宿,则面临着“欲速则不达”的大麻烦,若竞争,则双输,若携手,便双赢。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广告主,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商机讯 » MBI行业观察 | 万豪 雅高 OYO纷纷入局 非标住宿比标准化更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