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数智交通创新发展大会在蓉举行

e6b2b80b79af5f292cb09c3058a990dc.png10月23日,第三届中国数智交通创新发展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以“数智融合新动能・交通强国新未来”为主题,构建政产学研用融合交流平台。

上午的主论坛上,行业政策与前沿理念深度碰撞,主题报告环节亮点纷呈。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校、龙头企业的多位重磅嘉宾齐聚,围绕数智交通顶层设计、关键技术突破、跨场景融合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分享,从政策落地、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等多维度为交通数字化转型建言献策,引发全场共鸣。

9aa8e674609ac7bae8d3ba61e876e9dc.png

其中,重庆交通大学智慧城市学院副院长唐菲菲教授发表的《时空智能协同:基础设施安全的“无隙感知”新范式》主题报告尤为引人注目。报告聚焦交通基础设施面临的“时空困境”,深入阐释了宏观覆盖与微观精度、瞬时形变与长期演化、数据孤岛与气象盲区之间存在的多重矛盾,创新性提出综合运用卫星遥感、低空遥感、无人机集群、车机协同、路侧单元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智能协同构建覆盖“时-空”的全域动脉感知网络,实现从被动响应到自主感知,真正构建出时空协同的基础设施安全智能体。

作为大会的核心实践环节,下午启幕的分论坛以“数智赋能・提升安全韧性”为主题,吸引百余名产学研代表齐聚。

ddc7ea264b81885b5598e7b049254418.png

成都养路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郑丁源发表致辞,指出当前公路养护面临的数智发展与安全韧性提升的挑战及交通强国政策引领下的机遇,介绍了养路工数科在数智养护方面的举措与使命,并呼吁行业同仁携手共进,推动中国公路养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论坛现场,技术分享与成果展示干货满满。成都养路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可仁率先带来《智联感知,慧析未来:深瞳析路赋能公路安全性创新范式》主题分享。长安大学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李伟教授分享《低空泛场景巡检下的大模型技术》,指出低空无人机通过搭载多类传感器与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实现了对道路基础设施的开集异常检测与智能识别,不仅能识别预定义病害,还能自主发现未知风险;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汪驰升带来《大范围交通基础设施地灾监测与预警技术探讨》,系统阐释了“卫星普查-无人机巡查-智能测杆监测”的三级技术体系,通过InSAR算法优化与多源传感融合,有效提升了地质灾害的识别精度与预警时效。

中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吴正安分享《科学养护体系的思考与实践》,四川蜀道养护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质量部部长龚先祁发表《基于桥梁、路基损毁紧急示警装置研究报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田永丁以《基于空-地-多源感知的桥梁智能检测与轻量化监测技术》为题,介绍了融合无人机、视觉感知与深度学习算法的桥梁智能运维技术体系,该技术实现了从支座平整度检测、表观病害识别到索力测量、落石监测等多场景覆盖;陕西交控集团工程技术公司咨询事业部经理刘旭宇解读《智慧养护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技术》。

整场分论坛的技术分享紧扣“聚焦数智赋能・提升安全韧性”主题,从技术创新、产品落地到生态共建,层层递进地呈现了公路数智养护“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逻辑,与上午主论坛的前沿理念形成呼应,共同绘就了数智交通提升安全韧性,共建交通强国的实践图景。

来源:澎湃网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广告主,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商机讯 » 第三届中国数智交通创新发展大会在蓉举行

赞 (0)